西安遇“龙”记
龙🐲在我们中华儿女心中有这特殊的分量,我们自称为龙的传人,形容女子一生能寄托的人叫真龙天子,在喜庆的日子,很多地方都有舞龙灯,赛龙舟的习俗,在首饰或服饰上也会绣上龙的样子。龙的身影到处可见,但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的龙,那么它究竟是怎么来的,又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进我们的生活的呢,带着这个问题,在国庆假期间,走进了闻名的陕西历史博物馆,希望能一探究竟。
在陕西博物馆,我看到了很多生龙活虎,栩栩如生的龙,从古代商周到秦汉,或者隋唐,馆藏中看到了很多形式的龙,比如壁画,铸造的鼎等花纹,以及很多装饰物中,都看到了龙的身影,给我印象较深的是赤金走龙和鎏金铁芯铜龙。
赤金走龙,小巧玲珑,粗看上去朴素而平实,长度不过5,6厘米。听导游讲,这些龙可是纯手工制作的,工匠用金条先掐编出身体,然后插上尾巴和角,最后用錾子錾出鱼鳞纹的装饰。由于是手工制作,每个与每个都不完全相同,各各神态各异,有的很憨憨笨拙,有的灵巧洒脱,还有的威武不露。如此之小,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?有可能是投龙祭祀仪式中所用的法器。投龙祭祀的活动来源于道教的天、地、水三官信仰。古代帝王祭祀山川,惯用“沉埋”形式,祭山用“埋”,祭水用“沉”。早期用于“沉埋”的祭物,有金银器、铜器等。唐代逐步形成了沉埋金龙玉简的固定礼仪。它的一般方式是将写有愿望的文字玉简和玉璧、金龙、金钮等器物一块用青丝捆扎,待举行醮仪后,再投入名山大川之中,作为升度之信,以奏告三元。
鎏金铁芯铜龙,比大概30厘米长,高约15厘米,铜龙其实是铁质的,通体鎏金,身体细长,两只有力的前脚紧扣地面,龙头与上身呈“S”型,龙嘴张开,露出牙齿和弯曲的龙舌,两只圆睁的双眼直视前方,龙角紧贴头部向后伸展,龙尾从高高上扬的后肢处反折向龙头上方。整条铜龙身体流畅,极富动感,更为惊叹的是,龙身的中心正好位于脚的上方,可以保持龙能直立着而不摔倒,体现出唐代龙的生动美与气势美。
在欣赏着千年历史的宝物时,有幸遇到一位在博物馆做义工的老教授,我请教老先生关于龙的由来和演进,在他的讲解下我对龙的认识加深了。龙之我国历史上也不是一层不变的。在秦汉时期,龙可是有坏的,也有好龙。有些龙对人或社会有害,所以一些勇士降龙伏虎这样的说法。那时候的龙,有的有翅膀,有的是2条腿,也有四条腿。识别龙是什么年代最简单的方法是看龙有几个爪子,秦汉时期,龙一般3个爪,到了隋唐时候逐步形成了4爪的龙,再往后,龙就像人一样是5个爪了。在早期的龙还只是动物图腾,其形象任凭工匠和艺术家们发挥,所以神态各异和美感十足,非常有灵气,在艺术价值上都有较高的造诣。到了明清,龙被指定成皇权独有的象征,那时的龙虽然做工精细,威武巨大,但少了那份自由和灵气。
短暂的西安博物馆之行已经结束了,各种龙的神态及龙的知识还栩栩如生在我脑海。看到龙,就忍不住仔细辨别一下年代和做工,想到那些千姿百态的龙;再提起龙的传人,想到就是我们这5千年深厚历史和文化沉淀下龙的印记。
在陕西博物馆,我看到了很多生龙活虎,栩栩如生的龙,从古代商周到秦汉,或者隋唐,馆藏中看到了很多形式的龙,比如壁画,铸造的鼎等花纹,以及很多装饰物中,都看到了龙的身影,给我印象较深的是赤金走龙和鎏金铁芯铜龙。
赤金走龙,小巧玲珑,粗看上去朴素而平实,长度不过5,6厘米。听导游讲,这些龙可是纯手工制作的,工匠用金条先掐编出身体,然后插上尾巴和角,最后用錾子錾出鱼鳞纹的装饰。由于是手工制作,每个与每个都不完全相同,各各神态各异,有的很憨憨笨拙,有的灵巧洒脱,还有的威武不露。如此之小,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?有可能是投龙祭祀仪式中所用的法器。投龙祭祀的活动来源于道教的天、地、水三官信仰。古代帝王祭祀山川,惯用“沉埋”形式,祭山用“埋”,祭水用“沉”。早期用于“沉埋”的祭物,有金银器、铜器等。唐代逐步形成了沉埋金龙玉简的固定礼仪。它的一般方式是将写有愿望的文字玉简和玉璧、金龙、金钮等器物一块用青丝捆扎,待举行醮仪后,再投入名山大川之中,作为升度之信,以奏告三元。
鎏金铁芯铜龙,比大概30厘米长,高约15厘米,铜龙其实是铁质的,通体鎏金,身体细长,两只有力的前脚紧扣地面,龙头与上身呈“S”型,龙嘴张开,露出牙齿和弯曲的龙舌,两只圆睁的双眼直视前方,龙角紧贴头部向后伸展,龙尾从高高上扬的后肢处反折向龙头上方。整条铜龙身体流畅,极富动感,更为惊叹的是,龙身的中心正好位于脚的上方,可以保持龙能直立着而不摔倒,体现出唐代龙的生动美与气势美。
在欣赏着千年历史的宝物时,有幸遇到一位在博物馆做义工的老教授,我请教老先生关于龙的由来和演进,在他的讲解下我对龙的认识加深了。龙之我国历史上也不是一层不变的。在秦汉时期,龙可是有坏的,也有好龙。有些龙对人或社会有害,所以一些勇士降龙伏虎这样的说法。那时候的龙,有的有翅膀,有的是2条腿,也有四条腿。识别龙是什么年代最简单的方法是看龙有几个爪子,秦汉时期,龙一般3个爪,到了隋唐时候逐步形成了4爪的龙,再往后,龙就像人一样是5个爪了。在早期的龙还只是动物图腾,其形象任凭工匠和艺术家们发挥,所以神态各异和美感十足,非常有灵气,在艺术价值上都有较高的造诣。到了明清,龙被指定成皇权独有的象征,那时的龙虽然做工精细,威武巨大,但少了那份自由和灵气。
短暂的西安博物馆之行已经结束了,各种龙的神态及龙的知识还栩栩如生在我脑海。看到龙,就忍不住仔细辨别一下年代和做工,想到那些千姿百态的龙;再提起龙的传人,想到就是我们这5千年深厚历史和文化沉淀下龙的印记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